时间:2023-04-06 07:03:11 | 浏览:98
我相信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成为一个“音乐家”的难度绝对不亚于同时掌握3门外语,虽然咖哥本人到大学毕业依旧没能征服英语4级考试,但如果你问”Someone like you”这首英文歌能否打动我,我的回答则是肯定的。虽然我既不是音乐家,也听不太懂英文,但音乐作为全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食粮,就是拥有这样跨越语言和种族的魔力。因此,为了满足人们对于音乐的需求,众多的电子和音响产品都被人们创造出来,像CD播放机、MP3和汽车音响等等。作为音乐史上举足轻重的“文盲代表”,咖哥今天就来和大家一起认识一下号称“世界九大顶级汽车音响”的音响品牌。
Naim
关键词:1973年、英国
服务品牌:宾利
Naim音响品牌于1973年诞生在英国,被称为英国音响世界的超级品牌,Naim给人的感觉是外观低调朴实、不尚花巧,但内部用料近乎苛刻。但价钱只比竞争对手贵出少许,以价论货,却从来不会给人“抢钱”的感觉。因此Naim的粉丝通常都十分忠心,甚少更换,要“升级”的话,也只会购买Naim的更高档产品,故此Naim产制的音响器材很少在二手市场流通。
Burmester 柏林之声
关键词:1978年、德国
服务品牌:保时捷、奔驰
Burmester 柏林之声于1978年诞生在德国,并以极快的速度崛起于德国High-End音响工业,现已成为世界上最受推崇的高品质立体音响系统制造厂家之一,所生产的产品包括前级、功率放大器、合并放大器、CD播放机、D/A解码器、FM调谐器等也同样闻名于世。
Burmester 柏林之声的特点是在很多高端车型上高音旋转式的喇叭,不仅音质好,而且有着高逼格的外观。现在与Burmester柏林之声合作最为紧密的汽车品牌当属同样来自德国的奔驰了,当Burmester 柏林之声装配在静谧性非常棒的S级轿车上,更是将汽车音响的水平发挥到了极致。
BOSE 博士
关键词:1964年、美国
服务品牌:凯迪拉克、奥迪、英菲尼迪、日产和部分国产品牌
BOSE 博士于1964年诞生于美国的马萨诸塞州,是美国最大的音响品牌之一,在历经了半个多世界的发展,BOSE目前在全世界拥有8个工厂和19家分公司,雇员超过7500人,其中包含了超过700名科学家和工程师的研发团队。
BOSE博士音响的产品适用于流行和现代音乐,一旦要求高解析、大动态、低失真,BOSE博士音响的表现便略显不足。BOSE博士音响已先后为超过10个汽车品牌定制高级音响,致力于让不同车型的车主得到独特的享受。
DYNAUDIO 丹拿音响
关键词:1977年、丹麦、德国
服务品牌:大众、沃尔沃
DYNAUDIO 丹拿音响由Wilfried Ehrenholz等一批电声工程师创立于1977年,总部位于德国汉堡,生产基地则在北欧的丹麦,因此DYNAUDIO 丹拿音响也具有兼备德国人的严谨和丹麦人对于极致工艺的属性,人们也更偏向把DYNAUDIO 丹拿看作为一个丹麦品牌。
DYNAUDIO 丹拿音响作为全球知名的Hi-Fi品牌,其音响产品以透明、中性、大动态、高解析著称,最让人惊叹的当属其不可思议的功率承载能力,丹拿的高音单元可以承受lOins/1000W的功率不会烧毁,这是很多单元达不到的魔鬼指标,但价格差距较大的产品在播放效果上的差距也比较明显。
Mark Levinson 马克莱文森
关键词:1972年、美国
服务品牌:雷克萨斯
Mark Levinson 马克莱文森于1972年诞生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的纽黑文,在汽车音响领域属于一个小众品牌,目前仅为雷克萨斯一家车企配备车载音响。
Mark Levinson 马克莱文森的产品普遍具有美国西部硬派的文化特点,在声音处理上干净利落,没有一丝的拖泥带水。相对欧洲音响品牌的轻快,Mark Levinson 马克莱文森的特点则显得更加强劲有力,节凑节凑分明,但高音并不是Mark Levinson 马克莱文森的强项,在高音的处理方面,Mark Levinson 马克莱文森的表现还是显得略有缺失。
Bowers&Wilkins 宝华韦健
关键词:1966年、英国
服务品牌:玛莎拉蒂、沃尔沃
Bowers&Wilkins 宝华韦健于1966年诞生于英国的南部海岸 Worthing,其创始人John Bowers 曾说过“如果你制作的产品足够出色,它们便都会得到音乐发烧友们的光顾”。
Bowers&Wilkins 宝华韦健用精湛的工艺配合现代化的设计,打造出了众多的巅峰之作,从高保真的扬声器、家庭影院、新媒体产品再到汽车音响,每一款Bowers & Wilkins出品都务求呈现身临其境的听觉享受。
Bowers&Wilkins 宝华韦健也以清透纯净的音质和简约的工业设计,受到音乐爱好者和专业录音室的推崇,但相对于流行音乐,Bowers&Wilkins 宝华韦健更加适合播放交响乐。
Harman Kardon 哈曼卡顿
关键词:1953年、美国
服务品牌:奔驰、宝马、路虎、克莱斯勒
Harman Kardon 哈曼卡顿于1953年诞生于美国纽约,是哈曼国际工业的一个部门,专门生产制造家用与车用音响,同时Becker、JBL、AKG、 Infinity也是属于哈曼集团旗下的品牌。
在专业音响方面,Harman Kardon 哈曼卡顿一直都走在世界的最前沿,像Logic7系列更是被装配在劳斯莱斯幻影、宝马7系和路虎揽胜等车型上。Harman Kardon 哈曼卡顿同样也是典型的美式风格,特别是在低频方面表现的相当出色。
Meridian 英国之宝
关键词:1977年、英国
服务品牌:迈凯轮、捷豹、路虎
Meridian 英国之宝于1977年诞生在英国的剑桥郡,在英国有这样的一个坊间传说,那就是只要麦克风能够检测到的声音,Meridian 英国之宝都能够清晰从现,这样说明了Meridian 英国之宝在英国人心目中的地位。
Meridian 英国之宝可以说是音响领域的奢侈品,真实、清澈、透明也是其对产品打造的最基本要求
Bang & Olufsen
关键词:1925年、丹麦
服务品牌:阿斯顿·马丁、奔驰、宝马、奥迪
Bang& Olufsen 于1925 年诞生在丹麦的斯特鲁尔,在全球拥有超过2,500名员工,产品行销100多个国家。
自成立以来,Bang& Olufsen一直以不断创造卓越科技和感性魅力完美结合的音频、视频产品享誉全球。Bang& Olufsen的业务涵盖了电视机、音响系统、扩音器、电话机和多媒体等产品。
Bang & Olufsen同样擅长于现代音乐和流行音乐的表现,播放效果十分迷人,并且Bang & Olufsen从不以市场占有率作为标杆,一直延续着家族"以走在时代尖端的设计与产品品质为荣"的理念。
大咖点评:
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一辆好车的评判标准也早已超越了“三大件”的范畴,像汽车音响这样的配置不仅已经成为了一辆车的重要卖点,也无疑成为了评判一辆好车的重要标准。
那人生中第一套音响如何选呢?经过市场检验的定不会差,此处,推荐一套不会踩雷的音响组合搭配:TY-30(CD机)+TY-66D(合并式功放)+TD-7SE(音箱)。品质功放,经历长时间的沉淀后,便成就了经典。AD-66D经历数代升级,最早的第
作为一个音响发烧友,我对音乐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在我心中,好的音乐应该是能够将人带入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让人能够沉浸其中,享受音乐所带来的情感和愉悦。我的音响设备是我追求音乐的工具,每一次升级都是对音乐的一次更好的理解。我的第一套音响设备是
但市场蛋糕存量是有限的,当大部分人都明确了热门行业,一蜂窝向它们涌去时,竞争就愈发激烈,小投资者很有可能遭遇挤得头破血流也难以分得一杯羹的境遇。与其冒险,不如另辟蹊径,转向被大众低估的潜力行业——音响。AD-99D+童笛二号音响虽然不如大热
但忍受了冰冷干瘪的声音这么久,也是时候选一套真正的Hi-Fi音响犒劳自己了。本文为大家推荐两套由老牌大厂天逸出品,音质佳、性能出色、平价“天花板”级的HI-FI音响,追求划算的烧友速速看过来。第一套:TY-30(CD机)+AD-66D(功放
调试音响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因为音响设备往往涉及到很多技术和知识,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和实践。但是,如果你有一些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调试音响并不是那么困难,本文将为你介绍如何调试音响并分享一些实用的技巧。第一步:了解你的音响设备在
我自认为是一名特别“矛盾”的音频发烧友,之前读过的《我为什么花5000元买了个不带任何音乐的音乐软件?》以及《困扰Hi-Fi发烧友的问题,享声AMC D1终于解决了》这两篇文章的朋友或许可以看出来,文章中的这些器材,除了发烧友外,估计鲜有大
“又到了季节交替的时候,广州的天气更是令人捉摸不透, 乍暖还寒,还时不时出现让人感觉全身黏乎乎的“回南天”,再加上近期国内疫情反复,还是减少外出,多宅在家里,开着空调除湿,舒舒服服地享受音乐。恰好之前做无线音乐专题时跟几家代理商借的几台无线
写在开头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大家对音响箱的要求而也越来越高,并且在追求音质的同时也对音响的功能有了更高要求,蓝牙无线音频成为市场标配后,苹果的Airplay技术也让音响更是锦上添花,播放音质更好,使用也更方便。今天就为大家找来了市面上两
对喜欢音响的烧友而言,购买和组装自己的系统是一个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会很容易接受或产生一些常见的错误或不那么对的观点,本文例举了一些常见的误区,希望能减少大家绕弯路,少花冤枉钱。不过,自己也不能说是什么都懂,只是自己的个人
作为音响发烧友,追求高品质的音响系统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但是,有些人可能会陷入一些误区,这些误区会影响他们选择音响设备和享受音乐的体验。以下是一些音响发烧友需要注意的陷阱和误区:一、过度注重设备的品牌和价格一些音响发烧友过于注重设备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