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5 21:21:58 | 浏览:1872
机构调研信息往往能看出行业风向。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7月以来,除了机器人板块引发机构调研潮外,电子行业同样引发大量机构关注。
Wind数据显示,7月共有559家上市公司接受机构调研,其中电子、半导体及相关设备企业共有62家,机器视觉厂商凌云光(688400.SH)获得了252家机构调研,电子行业热度仍然不减。
更进一步来看,汽车电子业务是机构调研的主要方向。和而泰(002402.SZ)、朗特智能(300916.SZ)、奕东电子(301123.SZ)等均被问及汽车电子业务的进展。
结合近期多家公司公布的半年报,汽车电子业务表现相当亮眼,机构人士认为,在消费电子需求疲软的情况下,汽车电子有望实现快速增长。
在7月的调研中,凌云光吸引了3次、252家机构扎堆调研,领跑A股电子企业。
凌云光主营业务为机器视觉及光通信业务,目前聚焦机器视觉业务。公司是可配置视觉系统、智能视觉装备与核心视觉器件的专业供应商,是我国较早进入机器视觉领域的企业之一。尽管算法软件被视为机器视觉的灵魂,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凌云光开始往上游器件拓展。
最新的调研记录显示,凌云光当前阶段自主器件基本未直接对外销售,主要以原材料的形式服务自主可配置视觉系统及智能视觉装备为主。目前,在显示屏、3C电子、智慧交通等领域,公司自主相机使用率均较高,其他领域还较低;在智慧交通领域,自主光源应用比例较高。
凌云光解释称,自主开发视觉器件基于两大原因:一是外采标准器件无法满足部分下游应用场景的特定需求,比如LCD面板检测,公司自研相机可较好服务京东方等面板企业的手机液晶屏幕检测。二是自主开发的视觉器件可以降低公司成本,打造公司产品的成本优势。再次,可以减少上游供应的不确定性风险。
就下游应用来看,工业领域的3C电子、印刷包装、显示面板是凌云光主要下游领域,未来将重点拓展锂电、光伏等新能源领域。
除了凌云光,在被调研机构数量的排名中,进入前列的电子企业还有拓邦股份(002139.SZ)与和而泰,分别受到202家、129家机构调研。
拓邦股份主要就上半年成绩和机构进行了交流,其谈到了疫情对生产经营的影响,尤其是长三角地区的客户及上游半导体供应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供应链也受到较大挑战,引发了物料的恐慌性短缺及非理性涨价,这导致公司加大备货,疫情之后仍有一定的库存和成本压力。
和而泰重点介绍了汽车电子板块的发展,其称“比预期更顺利、更快速”。一方面,公司目前量产订单及客户端需求相较于中标时的预测更高,公司为此增加了产能。另一方面,与整车厂合作项目陆续中标,在座椅舒适系统、天幕、UWB以及集成式热管理控制方面,市场推进非常快速且中标项目需求数量不断上涨。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当下消费电子需求调整的情况在调研记录中有诸多迹象可循。
奕东电子在调研中表示,消费类电子产品需求疲软对公司消费类产品造成不小影响。环旭电子(601231.SH)坦言,从公司自身的业务结构来看,一部分产品是和消费性相关的,的确存在一些下修的迹象。
在此情形下,机构人士也在寻找新的市场增量,不少机构在调研中提及汽车电子业务布局的相关问题。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多家公司为了对冲消费电子下滑风险而加码汽车业务。
朗特智能主营智能控制器及智能产品,下游应用以智能家居及家电为主,近年来在汽车领域的应用不断加大,来自汽车电子类的营收占比由2020年的3.34%增加到2021年的7.72%。
公司在调研中表示,“今年汽车电子业务增速较快,公司腾出了原厂生产空间用于汽车电子业务,可以支持几个亿的产值。”
此外,中石科技(300684.SZ)、联合光电(300691.SZ)、蓝黛科技(002765.SZ)、北京君正(300223.SZ)、聚飞光电(300303.SZ)、得润电子(002055.SZ)、富信科技(688662.SH)、深南电路(002916.SZ)等多家传统消费电子企业也说明了在汽车电子领域的进展。
联合光电称,公司全资子公司联合汽车早期已开始布局智能驾驶领域,目前的产品主要包含车载镜头和毫米波雷达。其中,车载镜头已通过一级供应商基本覆盖全国主流整车厂商及部分一线国际品牌汽车厂商。
得润电子主营电子连接器和精密组件的研发生产,其以苹果产业链公司而闻名。但在最新的一次机构调研中,交流的主要内容是公司汽车整车线束业务的布局,其称,已覆盖了传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以及高中低端市场,目前主要为一汽-大众、奥迪、北京奔驰、沃尔沃、上汽通用五菱、比亚迪等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配套服务。
也有其他消费电子企业被投资者问及是否有汽车电子领域的产品。8月2日,凌云光相关人员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后期我们会根据战略进行规划,目前还没有确定的消息,没有这个领域的应用落地。”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此前在报道中指出,从当前的趋势来看,消费电子企业大部分是在原有产品和技术上做拓展,其本身软硬件积累扎实,转向汽车电子是一种“降维打击”,有望成为未来智能汽车软硬件市场的有力竞争者。
万联证券电子分析师夏清莹认为,现阶段电子行业整体增长动能出现切换。“高性能计算机群、汽车、物联网等贡献在提升,智能手机等贡献在下降。目前国内部分企业在汽车等产业链方面的技术不断取得突破,产能扩张持续,结合行业整体需求旺盛的状况来看,投资价值突出。”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8月17日晚间收评,今天属于赚指数不赚钱的一天,A股三大指数早盘探底回升,午后在金融、酿酒等板块的带动下强势拉升,沪指一度逼近3300点,深成指涨约1%,创业板指涨超15%,个股涨跌五五开,赚钱效应较昨天略有下降,高景气赛道集体拉升的时候,题材股承压也是正常现象,等指数搭好台子,该上的自然就上了。
确实也是,比如前天市场还在思考中阿问题的后续,昨天就开始琢磨光伏细分领域机会,晚上开始科普胶膜,poe胶膜,然后今天又开始挖掘vr,Ar,晚上估计那啥防眩晕技术又要开始科普。市场轮动快速,持续力差劲,然后资金寻找不到大的机会就开始在赛道的细分领域里越挖越细。
今年上半年,PPI和CPI分别累计同比增长77%和17%,二者增速差值为60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占固投总额约1/4的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54%,为1999年以来同期首次负增长;由于新冠疫情多次反复,服务业尤其是住宿餐饮、批发零售、文化娱乐等接触性、聚集性服务业持续受到影响,加之教培“双减”、平台经济整顿、房地产调控等监管原因,结构性失业问题恐不容小觑。
6月20日,众为资本宣布募资超10亿人民币基金,出资方包含国家级母基金、顶级机构投资人、家族办公室以及分众传媒、金达威集团等众多产业出资人,本支基金将延续“科技产业”投资策略,沿着产业科技投资脉络,深耕数字经济、硬科技、消费及出海赛道,聚焦投资科技驱动的成长期优秀公司。
澎湃新闻记者侯嘉成国家统计局将于8月15日10时公布7月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数据。同时,从8月起,在保交楼措施的积极维护下,房企现金流压力的扰动将逐步下降。
以下是投资作业本(微信ID:touzizuoyeben)整理的精华内容,分享给大家:消费板块投资逻辑:四大关键词问:您认为下半年的消费板块是否有投资机会呢?第四个和第三个的关键词实际上是一脉相承的,因为中国消费的潜力还是很大的,尽管可能从短期经营情况出发,很多公司或者很多行业受疫情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但是伴随着股价的调整和性价比的出现,实际上它的长期投资价值还是比较明显的。
不过,当前科技领域也出现早期投资扎堆、过早推高估值、投资人踩进投资“坑”的情况,可见做好“投早投小投科技”并不容易。这样的例子令我们非常吃惊,因为以前产业资本很少投到这么早期,这也让我们切实感受到整个市场和资本都在往前走。
昨日上午,全市重点产业链招商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举行,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各区市政府(管委)主要负责人、签约企业代表齐聚线上线下,共同探讨烟台招商引资发展之路。香港科盈泰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黄佳枫也表达了对烟台营商环境的肯定。
对此,凯联资本8月17日发表观点表示,由外资厂商和内资厂商共同服务的汽车智能化产业链,有望形成类似于以往消费电子产业的供应商格局。凯联资本产业研究院院长由天宇称,汽车智能化相关产业链的高成长性,主要是由低渗透率提升叠加造车新势力带来的“智能化竞赛”所共同驱动。
智通财经APP获悉,京东方精电(00710)绩前获资金追捧,股价抢跑涨超3%。截至发稿,涨322%,报1858港元,成交额122359万港元。消息面上,京东方精电将于今日发布中期业绩。公司此前发布盈喜,预期中期纯利将较去年同期的约9510万港元取得140%至180%之间的大幅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