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27 19:32:05 | 浏览:187
6月25日,小鹏汽车在港交所发布招股说明书,计划实现美国纽交所+香港港交所双重上市。
根据招股说明书,小鹏汽车将于6月25日至6月30日招股,6月30日或之前设定国际发售价,7月7日于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港股公开发售的发售价将不超过每股180港元,股票代码为9868。香港发售价将定为最终国际发售价和最高发售价中的较低者,股份将以每手100股A类普通股为单位进行交易。
小鹏汽车在美国纽交所上市不足一年。以港股发行价计算,小鹏汽车此次拟募资153亿港元-175.95亿港元。而近一年前,其在纽交所募集15亿美元(合约116.25亿港元)。
2020年开始,一众智能电动车身价飞涨。智能+电动,令小鹏汽车迅速实现了老牌名车制造商的市场估值。在香港上市前,小鹏汽车的市值达到328.6亿美元,与之相较,保时捷市值352亿美元、路虎的生产商印度TATA市值仅为172.2亿美元。造车领域的格局,因为智能和新能源的介入,正在激烈动荡。
在2021年要实现美港两地上市的小鹏汽车,有怎样的目标?市场也希望通过跟踪该公司的前进步伐,看清智能电动车的未来图景。
在香港招股书的封面上,小鹏汽车打了一个“广告”:三台P7车停驻在一片荒原上,似乎有意要打破人们脑海中“电动车续航不佳”、“只能在城市里开”的刻板印象。三台车中的其中一台,刷着“超闪绿”的车漆、带有豪华轿跑才能见到的剪刀门,像翅膀一样展开。这台高配置的剪刀门P7,售价最高已经超过40万元人民币。
显然,小鹏汽车并没有把自己定义为一家普通的“电动车销售商”,而是目标在电动轿跑级别。在这个领域,特斯拉领跑,中国有三大“造车新势力”:小鹏、蔚来、理想。小鹏汽车瞄准了15万至30万元/辆的中高端汽车市场。
在创业领域,5年内上市是一个惊人的速度,但小鹏做到了。招股书中呈现了小鹏的“创业史”:2015年,以“橙行智动”的名称成立;2017年,A轮融资12.32亿元;2018年,B轮融资62亿美元;2019-2020年,C轮融资13亿美元;2020年8月,完成登陆纽交所上市。2021年,六岁的小鹏汽车,将实现美国+香港两地上市。
和上市速度同样快的,是它的商业化速度。成立不到6年,小鹏汽车不仅实现了“从无到有”地生产汽车,而且同时实现了自主研发、制造以及商业化。招股书同样清晰地呈现了时间表:2018年第四季度,交付第一款车G3,是一款SUV;2020年,交付第二款车P7,为轿跑;截至2021年3月底,小鹏汽车已经向市场合计交付了30102台G3、23036台P7。小鹏披露称,2020年中国中高端电动汽车市场上,它的市占率为6.6%、排名第四位。
随着全球碳减排计划的推进,电动车、新能源汽车将在未来加快取代传统燃料汽车。很多汽车厂商都在关注这个领域。尽管小鹏汽车在一个非常细分的领域中取得了“第四”的好成绩,但不能否认,整个市场上它仍然面临激烈的竞争。
单在高端电动车市场上,排名前三位的制造商分别占据30.1%、16.8%、10.6%的市场份额,合计接近60%,这令小鹏的6.6%市占率显得并不算大。而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上,电动、混动、或者其他动能的汽车都在经历“混战”,小鹏的排名更趋落后,比亚迪、长城、吉利等国产品牌仍市占率居前。小鹏汽车,仍然任重道远。
近两年来,智能电动车的前路似乎越来越清晰。2019年第三季度,特斯拉首次实现季度净盈利,成为这个市场的一个“转折点”,人们开始相信智能电动车的盈利能力。小鹏汽车也在多个场合对标特斯拉,梳理出“造车+软件”两条主要业务。
小鹏汽车的名称,来源于创始人何小鹏。去年11月,何小鹏在微博上怒怼特斯拉,并且宣称“明年开始,在中国的自动驾驶你要有思想准备被我们打得找不着东”。这条微博令小鹏进一步将自己和市场竞争者区分开来,也就是要做自研的自动驾驶系统。
在香港上市招股书中,小鹏汽车宣称自己是“中国唯一一家自主开发包含定位和高精地图融合、感知算法和传感器融合及行为规划、运动规划和控制的全栈式自动驾驶技术,并在量产汽车商应用该软件的汽车公司”。这一超长描述,尽管定义一再收窄,但仍然体现了小鹏汽车对智能电动车前景的理解。总结而言,小鹏汽车除了在造车,也在制造“软件”,包括自动驾驶技术系统、以及OTA软件。
根据招股书,自动驾驶系统包括一整套硬件(雷达、摄像头、处理器等)、以及软件(包括感知算法、高精地图和互连解决方案);OTA则是车载软件下载系统,这将改善车内互联资讯娱乐系统的更新速度,以及人工智能助手的升级。可以想象到,未来在辅助驾驶或者全自动驾驶的汽车内,人们将能解放双手、减轻开车压力,将更多精力转移到工作、娱乐等事情中。换言之,对智能汽车前路的最大想象是:让汽车成为人们的一个重要生活空间。
本次香港招股将为小鹏汽车募集最多153亿港元(超额配售前),对资金用途,小鹏汽车表示,第一,要继续投资专有软件的创新;第二,开发新车型和改进硬件技术。
不过,值得投资者注意的是,小鹏汽车至今尚未实现正向盈利。招股书显示,小鹏汽车在2018-2020年期间,总收入分别为970.6万元、23.2亿元、58.4亿元,而净亏损分别高达13.99亿元、36.9亿元、27.3亿元。
与已经实现净利润的特斯拉相比,中国的三大造车新势力,还仍然在毛利润的盈亏平衡点上挣扎。小鹏汽车称,在2019年及以前,毛利率为负数,2020年增长至4.6%。不过2021年第一季度,已经进一步增长至11.2%。
查询特斯拉的毛利率,相对高得多。自该公司2010年上市以来,毛利率从未为负,从一开始的26.3%,到2017年降至7.3%,但之后迅速回升到20%以上。2020年,特斯拉的毛利率为21.02%,年度净利率也首次实现正数达到2.29%。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小鹏汽车,蔚来汽车、理想汽车这两只美股中概汽车股,也在酝酿回流香港。届时,港股市场的汽车企业格局将重新洗牌。
由于小鹏汽车本次在香港上市,并非“第二上市”,而是“主要上市”,这意味着它接受港股市场更严格的监管,也有望在上市后被纳入港股通。这样,南下的资金除了比亚迪(1211.HK),也将有更多的新能源汽车股可以选择。
按照6月25日下午三点的市价,目前港股市场上最大的汽车股为比亚迪,市值达到6552亿港元,其次是吉利汽车(175.HK)、长城汽车(2333.HK)市值也超过2000亿港元,排名第二、第三。然而,港股的汽车股板块,在市场看来已经明显具有“旧经济”特色,“吸金”能力落后于互联网、云、生物医药等板块。
小鹏汽车、蔚来、理想汽车在美股的市值目前分别为328.6亿美元、744.87亿美元、277.54亿美元,如果成功在香港上市,预计将令港股汽车板块首关注,并可引发相关ETF、衍生品的发展。
长桥证券财富线总监涂海涛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小鹏汽车有几点优势,令其具备投资价值。第一,该公司将继续开发新产品,拓宽定价区间,有利于保障小鹏汽车业绩持续发展、利润率有望逐步提升;第二,小鹏汽车的创始人具有软件行业创业经验,可令该公司具备智能化战略的先手优势;第三,纳入港股通,将令小鹏具有流动性溢价;第四,电动车和智能车是大势所趋,值得长期跟踪投入。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来源:证券日报本报记者 龚梦泽随着科创板概念持续升温以及奇瑞新能源公司近期更名,奇瑞新能源谋求登陆科创板一事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近日,有奇瑞新能源高层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独家回应,奇瑞新能源确实正筹备登陆科创板。同时,也在进行管理层
[资讯-牛车网]牛车网产经讯一直以来,奇瑞集团对奇瑞新能源都寄予着厚望,希望能独立出来成立股份公司。早在2016年奇瑞新能源就曾计划“借壳”海螺形材上市,但是因为当时的奇瑞新能源未取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使得奇瑞新能源错过一次上市的机会。近
奇瑞有望整体上市杨海艳增资扩股正式落地后,奇瑞控股集团(下称“奇瑞控股”)和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奇瑞股份”)在日前已完成了一系列工商信息变更,包括股东股权、注册资本和管理层三个方面。在注册资本方面,奇瑞控股最终注册资本由约42.78
作者:江小花、李一帆很多年后,当尹同跃回顾自己的汽车从业生涯时,2016年或许注定会成为他很难忘记的一年。我猜。 这一年,出生于1962年的尹同跃54岁。在中国的体制内,很多人要到这个年纪,才刚刚爬上主政一方的位置。而尹同跃,已经在奇瑞汽车
不管奇瑞徽银能否登陆A股市场,奇瑞谋求上市的决心不会改变,因为这个梦想它已经追逐了13年,期间经历波折无数,即便再有打击,对历经『沧海』的奇瑞来说也是波澜不惊了。文|欢脱兔图|来源网络整体上市梦碎后,奇瑞已经准备“各个击破”了。日前,证监会
中证网讯(记者 崔小粟)12月4日,长江产权交易所公告显示,奇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增资扩股项目成交,青岛五道口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企业(有限合伙)成为奇瑞控股、奇瑞汽车的新股东。公告显示,青岛五道口持有奇瑞控股、奇瑞汽车股
DHT介绍图原定10月底发布预售价,正式上市的收款打字鲲鹏动力的混动车型瑞虎8PLUS,至今未等来正式发布。目前看来12月上市的可能性比较大,最迟1月上市。之前的消息一直说的首款搭载鲲鹏动力的混动车型瑞虎8PLUS是电喷1.5T装机,最新申
每经记者:黄辛旭 每经编辑:裴健如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孙桐桐 摄“奇瑞增资扩股项目已于2019年底顺利摘牌,相关的股权交易也已完成,目前正按照既定程序推进后续工作。”日前,奇瑞控股集团董事长尹同跃在一场调研活动上表示。这也被视为是对近期坊间
近日,关于奇瑞新能源将独立上市的消息再度进入大众的视野。有报道称,奇瑞新能源高层人事的频繁调整,都是为了冲刺IPO做准备。同时,奇瑞商用车旗下新创立的"iCar"生态品牌也将并入进新能源板块。按照此前的资料显示,奇瑞新能源起初计划在科创板或
文|AI财经社 周长贤编辑|胡刘继10月9日中午,奇瑞汽车官方微博发布一则声明,试图为某行业媒体曝出的“奇瑞将被整体出售”的传闻划上休止符。该行业媒体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奇瑞将整体打包卖给一家民营企业”,又表示收购方不是一般私企,而是大型